下书看 > 余世蓉华 > 第200章 修路

余世蓉华 第200章 修路

    邵州的州府在回龙县,阳河县往西一百八十里。

    县令想要得到朝廷减免赋税,首先要上告州府,然后由州府上报朝廷,他不能越级上报。然而,现在通往回龙县的官道因塌方被阻断。

    怎么办?把路修通呗!

    塌方地点距离阳河县城五十里(换算为公制是二十五公里),县衙发布征召劳役公告,调派人手去修路。

    注意,这个“征召劳役”是强制性的。古代平民百姓有几个必须履行的义务:一个上缴赋税,一个服徭役。

    徭役简单来说就是给国家干活,官府分配你干什么就得干什么。

    华国徭役相对较轻,规定每年服二十天的徭役,如遇大事加十五天。当然,徭役只是针对成年男子,女人小孩免徭役,秀才以上有功名者也免徭役。

    另外,如果不想去干劳役,可以用交钱的方式抵。不过,如果是兵役,那是不能用钱抵的,必须去。

    举个例子,客栈老板有服徭役的义务,可是他要经营客栈,所以每年二十天的劳役,他可以用钱抵。但是,假如是打仗征兵役,他就必须得放下客栈去当兵了。

    衙门征召劳役,今年还没有服过役的自己去报名。一般修路挖沟这样的劳役,大家还是很积极的,因为这种劳动没什么危险。假如是征召去深山采木,或是其他什么危险的事情,大家就得考虑考虑了。因为那可能会不小心丢了性命。

    劳役公告发出,官府首先来查的,是客栈里的这些灾民。

    之前他们有登记过是哪个村的,衙役一一询问:今年你服过徭役没有?

    绝大部分百姓还是很诚实的,服过就是服过,没服就是没服。因为最后查到村里也是能查出来的。

    这里的大部分人没服过,于是书吏登记姓名,组织他们去修路。

    可能有人要问:不是“以工代赈”吗?让他们去代赈就好了。

    这就是你不懂了,先服徭役,再代赈。无形中拉长了免费劳动时间。

    何况县衙当下只是要抢修出一条通道,需要精壮男子加快速度。之后官道是要大修的,到时候就需要男女老少齐上阵了。

    当县衙差役问到那个住房间的壮汉时,他迟疑了一下,说自己已经服过劳役。

    “你叫什么名字?哪个村的?你们村的劳役是什么?”

    男子似乎是边想边说:“我叫王铁头,是花山村、出水洞,那边山上的……我们村的劳役是……”他一时编不出来。

    差役探究目光望着他:“如果你说谎,早晚是能查出来。”

    王铁头咂了咂嘴:“好吧,我今年没有服过。”

    衙门的确能查得出来,只要回去翻一翻花名册,服徭役是有记录的。

    差役得意一笑:“你准备一下,明天跟他们一块儿去修路。”

    王铁头无奈的挠了挠头。假如差役真去查名册,会发现没有“王铁头”这个人。

    客栈中的灾民有二十几个要去修路,另外再加上其他报名的,总共有五十多人。衙门官差让客栈老板做一百五十个饭团,作为大家明天的干粮。

    不得不说,衙门官差人不坏,会考虑明天去到那种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吃什么。五十里路程,如果早去晚归、动作快些,或许一天就能抢修出一条通道。因为他们修路只是为了送信,够骑马通过就行。

    听到县衙准备修路,少华道:“等路修通,我准备走了。”他们在这里困了七八天,他实在待不住了。

    拓跋于荣想了想道:“好,我跟你一块走。”

    “你不等你的粮食了?”

    “没关系,那个至少还有二十天才会到。”

    拓跋于荣也想到前面看看,春陵县、龙口县有没有遭灾,那里的情况如何。

    第二日,劳工们天刚蒙蒙亮出发,到天黑已经很晚了才回来,一个个累的,刚到客栈就躺下。

    少华问官差:“路修通了吗?”

    官差一脸苦相:“修通一段,但下去几里又有一处塌方。”

    他们有几名官差是跟着一块去的,负责监工。

    少华听到路还是不通,有些失望。

    此时房间里,王铁头想着如何离开。昨天他就想走,但当时的情况他无从下手。

    要下什么手?偷马、偷饭团。

    当然,现在他也没法下手,因为那些人就住在马房旁边,稍有动静他们会听到。

    该怎么办呢!明天还要去出苦力。

    王铁头好不容易从矿山逃出来,栖身在花山村出水洞一户人家。那家人独自住在山上,远离其他村民。他们家有个闺女,王铁头毛遂自荐,主动要做他们家的上门女婿。他家父亲见这小伙孔武有力,是个无父无母的“可怜人”,于是答应,将他收入家中。

    王铁头在这家待了半年多,帮他们家耕田犁地。这家人很穷,王铁头想等秋收后,把他们家粮食卖了、换成钱,然后继续赶路。

    然而这次暴雨塌方,这家人被泥石流掩埋,王铁头也被埋在屋子下面,他凭借着异于常人的体力,硬是自己挖掘、逃出生天。

    想着好不容易逃出来,他不想再去干苦力。虽然也就挖几天泥巴、搬几天石头,但是,他为何要去干呢?他没有服徭役的义务。

    明天还要继续修路,王铁头躺在床上,想着想着睡着了。

    睡意朦胧中,他被屋外的声音吵醒。

    “不敢了!不敢了!”

    一个男人杀猪般的哀嚎,同时伴随着拳打脚踢的声音。

    “敢偷到我们头上,你怕是嫌命长!”

    哐哐又是几脚,男人哀嚎:“不敢了,我再也不敢了!”

    有人道:“将他送去官府吧。”

    男人哀求:“求求你们,打过就算了,不要送我去官府。”

    华国对盗窃罪判得是很重的,轻则杖刑,重则流放。他偷盗价值上百两的马匹,不知道是一顿棍棒,还是流放?

    当然,他偷盗未遂,可能不至于流放,但是那一顿杖刑,估计也是皮开肉绽,一个月下不了床。

    “大哥,求求你们,饶过我吧!我再也不敢了。”男人眼泪鼻涕横流。

    不得不说,这个男人是个蠢贼,也不好好观察一下就敢动手,那些人是好惹的吗?

    王铁头躺在屋里,听着外面动静,想了想,觉得不能在这里偷马,否则他可能也会被一顿暴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