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大秦三岁半 > 第264章 他,是来加入他们的

穿越大秦三岁半 第264章 他,是来加入他们的

    天下第一百货开业之前,咸阳的商贾都在密切关注,不知道他要卖什么。

    等看到挂上去的招牌 后,心变得哇凉哇凉的。

    这怎么看上去啥都准备卖啊?

    原本,大家还在计划,要怎么才能集体抵御这次商业入侵。

    等知道这个大商铺居然是皇孙开的后,一度感觉眼前一黑。

    这要钱有钱,要权有权的老板,他们要怎么去抵御哟。

    直到正式开业之后,又惊讶的发现,

    这边的铺子居然跟他们经营模式完全不一样。

    这里面居然不止一个铺子,也不止一个掌柜。

    反而更像一个整合到一起的集市,里面的各类商品,都是不同的掌柜在经营。

    亲自站在卤水铺子门口排队准备探查敌情的田掌柜:。。。。。。

    如果是这样,他们可以操作的空间就大了。

    田掌柜偷偷朝身边的韩掌柜看去,准备跟他商量商量心中的想法。

    结果一转头,刚刚还站在他身后的韩掌柜,早就跑没影了。

    田掌柜:。。。。。。

    人呢?

    左右张望一番,才发现,新出炉了一锅卤煮,队伍又新增了一条。

    韩掌柜已经非常鸡贼的排到新队伍最前面去了。

    这会正一脸期待的端着手里的碗,喜滋滋的朝铺面前面的座位走去。

    田掌柜:。。。。。。

    看看手里已经付钱的竹签,还有前面长长的队伍,田掌柜梗了一下。

    “这该死的韩重,都这会了,还只想着吃。”

    愤愤在心里把韩掌柜骂了一顿,田掌柜还是没有动。

    钱都给了,队也排了半天,总不好半途而废。

    还有这该死的香气,到底用什么香料煮的。

    香料的价格一直是以黄金计价的。

    居然用来煮这些十个大钱就能吃一份的食材?

    听说这所谓百货是扶苏公子家的小殿下建的?

    才四岁的小崽子,懂什么做生意,果然是拿着嬴政的钱在玩吧。

    田掌柜一边吐槽,一边非常诚实的排队。

    子婴定的这个经营模式,其实也吸取了后世的一些经营经验。

    他建好大楼后,把每层的铺子分别租给不同的商家。

    他负责收租就好。

    至于铺子的经营方式,其实是比较灵活的。

    卤煮店目前的经营方式,是一边交钱换取不同价格的竹签并在账本上记一笔。

    客人再拿着这个竹签去另外一边换取食物。

    这样只要收钱的人,脑子好使,数字算得明白就好。

    而且,签子的数比较好算,都是五钱,十钱这样的数额,能减少计算难度。

    另外的人,只需要按照签子给食物就行。

    能有效提高交易效率。

    说白了,子婴担心这群厨子们边卖食物,边算价格算不明白。

    索性,给他们简化了一下交易过程。

    ------

    田掌柜拿到自己的那份十钱卤煮,找到韩掌柜对面坐下,感慨道。

    “没想到,这十钱一份的卤煮居然还有这么大一碗。”

    虽然大部分都是些素菜,肉也就少少的几块,但是,确实很香。

    “也不知道这厨子哪里学的手艺,居然能够把芦菔和菘菜做出肉的味道。”

    “当然是因为用了比较多的肉当汤底去煮呗。”

    “不然,他们凭什么把一碗芦菔加上几块肥瘦相间肉就能卖这么快?”

    “还有这个,吃上去好像是豆腐?”

    韩掌柜对于吃食的研究显然比田掌柜更深刻,一尝味道就吃出了些门道。

    “只是,不知道是怎么从白软的豆腐变成这种焦黄的模样?”

    田掌柜:。。。。。。

    田掌柜几下吃完自己碗里的,见韩掌柜边吃,还在边絮絮叨叨的研究做法。

    连忙打断道,

    “先别琢磨他们的吃食了,你可注意到那边竖着的招商简章?”

    韩掌柜:。。。。。。

    果然只有他们做吃食的同行,才能明白这家铺子的含金量。

    能把一个钱买一筐的芦菔,卖到五个钱一碗,加两块猪肉就能再翻一倍的程度,

    而且,还有这么多人趋之若鹜。

    这还不能说明这铺子掌柜的敛财能力么。

    不过,田掌柜提到的招商简章,他也很感兴趣,随即回道,

    “注意到了。我打算等会去找那上面写着的负责人去问问,这铺子怎么个租法。田掌柜有没有什么想法?”

    田掌柜:。。。。。。

    没想到这韩胖子,看似憨厚,行动力十足。

    他才刚刚有点心动,这韩胖子就已经准备入驻了。

    不过,说得也是,

    这产业显然跟皇帝脱不了关系,他们想要硬刚,必定付出不小的代价,甚至最后还功亏一篑。

    那他这么多年在秦国,就白待了。

    如今,既然皇帝主动让步,他们也可以趁机加入其中,正好利用这种新奇的方式,赚他一波。

    谁又会嫌弃钱多呢?

    想到这,田掌柜也点点头,

    “那你快吃,吃完我们一起去找人。”

    两位掌柜各自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殊不知,子婴也正等着他们。

    原本,子婴生产的重点还是一些纸和农具,放在官铺卖卖就可以了。

    可是,如果想要大力搞基建,光靠纸和农具的收入,显然是不够的。

    虽然他有把握说服嬴政同意他的基建计划。

    但是,如果靠国库的税收来支撑,势必会增加黔首们的负担。

    这也不是他希望看到的。

    于是,就有了这个地标建筑的诞生。

    他要足够醒目,能引来整个咸阳甚至整个大秦人民的目光。

    这样才能有足够的影响力。

    一举一动都能带动巨大的资金流向。

    同时,他要足够包容,首先就让咸阳东西两市的掌柜们知道,

    他,是来加入他们的,不是来和他们打擂台的。

    这样,当有足够多的商家加入到百货大楼的经营系统。

    产品就越丰富,不管是贵的,还是便宜的,都能从不同的楼层买到。

    便宜的物品,价格实惠。

    昂贵的物品,制作精美。

    让整个咸阳人民,以及进入咸阳的人第一的购物选择,首先想到的都是这天下第一百货。

    到那时,天下第一百货的商业地位,才算真正在咸阳乃至整个大秦站稳脚跟。

    而子婴也能真正的掌握商品的定价权,成为规则的制定者。

    这,就是商会的前身。

    钱靠一家是赚不完的。

    随着商业的逐渐频繁,规模逐渐放大,经营过程中自然会遇到各种问题。

    为了规范经营,避免恶性竞争,保持行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自然而然就会有有声望和能力的领头人站出来。

    与其,等着商人或者世家豪族出于自身利益,成立地方性质的商会。

    不如,他主动站出来,由官府带头,引导市场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