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关于我在异世界打游击那件事 > 第620章 叶格林谈队伍因何而存续

关于我在异世界打游击那件事 第620章 叶格林谈队伍因何而存续

    暮色中的格利芬尔山脉笼罩在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中。

    西边的天空残留着一道暗红色的光带,铅灰色的纱幔正缓缓地盖向整个山区,最后一缕橘红色的光亮挣扎着从云层裂隙间漏下,将连绵的松树林染成锈铁的颜色。

    北风吹拂,平地上的积雪呈现出波浪状的纹理,起伏的雪浪间不时窜起螺旋状的雪霰。

    苍茫的景象随着黑夜的降临一同席卷而来,但是在林地边上却遇到了高高燃起的火焰和比火焰更加热烈的氛围。

    一顿可口的饱饭让第13号难民营的民众们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台上的演出也让他们欢呼连连。

    在文艺演出团的同志们看来这场演出无疑是十分简陋的,不管场景布置也好、还是演出内容也罢都没有经过细致地打磨。

    然而在民众们看来这就是好!

    耕了一辈子田的农民们哪里见识过这样的景象,以往给贵族老爷们观赏的喜剧被放到了农民和工人中间。

    有些剧目复杂的对白可能让大家看不明白,大伙儿有时候也不知道上面的人怎么演着演着就唱起歌来了。

    但这些都没有阻挡得了民众们的热情,因为仅仅是能看对于他们来说就已经是十分庆幸的事情了。

    台上的演出一场接着一场,台下的烤包子也没有断档过,只要还有人想吃,后厨的同志们就还会继续制作。

    鲁金斯基作为文艺演出团的团长在台下悄悄观察着民众们的反应,虽然整体的气氛很是高涨,但是他也认识到了他们在节目编排上的问题。

    “哟,咱们的大团长怎么愁眉苦脸的啊,这可不像你哦,鲁金斯基同志。”

    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背后响起,鲁金斯基回头望去就惊讶地叫到:

    “叶格林同志,你怎么来了?”

    “那边的事情忙完了,我自然就过来了啊。”

    叶格林笑呵呵地说着,作为他临时警卫员的索特修斯则是打着哈欠地跟在了他身后。

    鲁金斯基很快找来了三把凳子,他们一人一把凳子,提着就跑到了后厨那里。

    他们坐在了野战餐车后面,锅炉里散发的温度刚好能让几人冻着。

    “叶格林你那边的事情搞定了?”

    鲁金斯基率先问道,为了筹备这次的大餐会和文艺演出,根据地需要调拨非常多的物资。

    此时根据地条件艰难,很多人其实都比较反对搞这么铺张浪费的活动。

    但叶格林却依旧坚持着这个意见,他认为不管怎么搞政治动员,首先最不该忽视的就是客观现实。

    老百姓不是革命军自己,他们尚且还没有那么深刻的革命觉悟,更不用去谈坚定的革命意志。

    现阶段叶格林他们要做的应该是把自己的朋友搞的多多的,把人民群众给聚集到自己的旗帜下面来。

    因此在这件事上叶格林表现出了极高的战略眼光和前瞻性,以培养人民群众的集体意识为主要抓手去制定政策,而不是以根据地的实际情况来要求老百姓。

    “我跟戈尔隆商量了,咱们是不能以根据地困难为借口去要求老百姓帮咱们做什么,而是要想着老百姓有什么困难我们去帮他们解决什么。”

    “我相信啊人心都是肉长的,大家我帮你才能够有你帮我嘛。”

    叶格林对于这件事的看法让人很是意外,但细想下来又让鲁金斯基有些感动。

    “咱们呢之后是要求着老百姓忙着咱们做事情的,不管是修路建桥也好,还是开垦荒地也罢,都不是老百姓欠着咱们必须要帮咱们做的。”

    “因此啊,既要求人办事,这个求人的诚意就要落实到位了嘛。”

    短短几句话,叶格林就解释清楚了大餐会和文艺演出的必要性,同时这也是他一直以来秉持着的原则。

    “所谓的政治工作在我看来就是求人办事,不过以前这都是头上的老爷在弄。”

    “外来的总督求着本地老爷,小老爷又求着大老爷,一堆人凑合着在一起商量一下谁亏点、谁赚点,然后就把事情给解决了。”

    “但我们呢,显然是不能玩这一套的,因为那些个老爷啊很多都被我们给送到火刑架上去了。”

    叶格林笑呵呵地说着,他很擅长把复杂的问题给简单化,让哪怕是偷听的厨师们都能够理解其中道理。

    在他看来革命军的政治工作从片面而狭隘的角度上去看与以往的帝国政治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唯一的不同就是总督要想收税就必须找当地的贵族士绅们商量,而后下面的贵族士绅就会动用自己的影响力来让当地老百姓配合总督的工作。

    “但我说过这是片面而狭隘的,因为事情的本质不是把商量的人从贵族换成了老百姓,而是我们和帝国两支力量所代表的利益阶层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

    “我们要代表广大的普拉尔什维克们,自然也需要将一切的制度设计围绕着他们去设计、去执行。”

    “跑到民众当中去做政治工作这个只是表面原因,更为深刻内在因素是……

    ……我们的政权、我们根据地、我们的军队都必须依赖个广大的人民才能够生存和发展下去。”

    “不是民众一定需要我们,而是我们一定需要民众。”

    这就是叶格林一直反对对各大难民营地下达强硬命令的原因。

    即便现在大部分难民都是根据地在出钱出粮养着,即便开荒种地对于他们来说也是有着切身利益的。

    但叶格林却依旧死守着用最复杂的方法去解决看似最简单的问题。

    在他看来粮食紧缺的问题都是摆在明面上的可以解决的问题,而真正危险的就是这些看不见藏在水底下的队伍思想问题。

    “粮食的事情戈尔隆同志那边提出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我们再去夏伦卡找第七方面军。”

    “咱们这有木材、有矿产、有松脂和皮毛,这些土特产都可以拿过去换点粮食回来。”

    “他们要是不答应做生意,那就让斯塔林同志过去敲打一下,直到他们愿意为止嘛。”